聯系我們
-
白酒釀造方法和工藝發布時間 : 2021- 06-29
白酒俗稱燒酒,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,一般為50~65度。
根據所用糖化、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,它可分為大曲酒、小曲酒、麩曲酒三大類,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。
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,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。糧食類的高粱、玉米、大麥;薯類的甘薯、木薯;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、廢糖蜜等均可制酒。此外,高粱糠、米糠、麩皮、淘米水、淀粉渣、甘薯拐子、甜菜頭尾等,均可作為代用原料。野生植物,如橡子、菊芋、杜梨、金櫻子等,也可作為代用原料。
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,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,以調整淀粉濃度,保持酒醅的松軟度,保持漿水。常用的輔料有稻殼、谷糠、玉米芯、高粱殼、花生皮等。 -
白酒釀造方法有幾種?發布時間 : 2021- 06-29
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,喝酒已經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。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,是世界八大蒸餾酒之一,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醅或發酵后經蒸餾而得。又稱燒酒、老白干、燒刀子等,解放后稱為白酒。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白酒釀造方法有幾種,白酒的釀酒的方法步驟。
白酒釀造方法很多:
按照工藝分為:液體法、固態法、固液結合法。
按照糧食分:單糧酒(如玉米酒、高粱酒)、多糧酒等。
按照發酵曲不同分:麩曲酒、大曲酒、小曲酒多微發酵等。
白酒的釀酒的方法步驟
1、固態法白酒,即純糧固態發酵,采用高粱、大麥、小麥等糧食原料,通過在窖池中或地缸中發酵,然后上甑蒸餾,蒸出60—75度之間的原酒(基酒)。再通過長期儲存、陳化老熟、勾調降度后成裝為成品酒。根據固態法白酒的工藝和香氣、口感風格的不同,形成了目前市場上消費者見到的清香型、濃香型、醬香型等合計12種香型。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名優白酒或知名品牌均為純糧固態發酵。
2、液態法白酒,是以谷物、薯類以及含淀粉、含糖的代用品為原料,經液態法發酵、蒸餾、貯存、勾兌而成的蒸餾酒。如紅薯酒、木薯酒。QB1498-92液態法白酒標準中指出:“本標準適用于以谷物、薯類、糖蜜為原料,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而得的食用酒精為酒基,再經串香、勾兌而成的白酒?!?br/>
3、固液結合法白酒,分為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,即以大米為原料,小曲為糖化發酵劑,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,再于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,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,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。
任何成品白酒都必須勾兌,勾兌只是白酒釀造生產中“必須的”、“不可或缺的”工藝流程之一。固態法、液態法和固液結合法白酒都是國家允許的白酒生產方法。 -
白酒的傳統釀造工藝發布時間 : 2021- 06-29
1.原料的處理。釀酒的純糧食原料都必須經過一系列特定工藝的處理,主要包括原料的選擇配比及其狀態的改變。
2.捆糧食和精碾或粉碎糧食。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,是淀粉充分被利用。
3.蒸煮。利用蒸煮使淀粉酶的作用,同時還可以殺死細菌。一般常壓蒸料20~30分鐘。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,熟而不黏。
4.冷卻。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,使熟的原料迅速冷卻,達到適宜微生物生長的溫度。同時還可以起到會發雜味,吸收氧氣等作用。
5.淀粉糖化。原料冷卻后加入酒曲混合均勻,堆積糖化24小時,然后蓋上布匹或者麻袋。
6.入窖發酵。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,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.酸度.酒量.淀粉殘留量的變化。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度~37度時,即可結束發酵。
7.蒸餾取酒。利用水喝酒精沸點的不同,從原有的酒液中分離出來大量的含酒精的蒸汽。將這種蒸汽收入管道并進行冷凝,就會與原來的酒液分開,從而形成高度數的酒品。
8.酒的老熟和陳釀。新酒制成的酒品質粗劣淡寡,酒體欠缺豐滿,所以新酒必須經過特定環境的窖藏。經過老熟和陳釀,醇香和美的酒質才最終形成并得以深化。
9.勾兌調味。勾兌調味工藝,是將不同種類的.陳年和產地的原酒液半成品,按照一定比例,參照成品酒的酒質標準進行混合.調整合校對的工藝。勾兌調味囊不斷獲得均衡協調.質量穩定.風格地道的酒品。 -
白酒制造發布時間 : 2021- 06-29
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,是世界七大蒸餾酒(白蘭地Brandy、威士忌Whisky、伏特加Vodka、金酒Gin、朗姆酒Rum、龍舌蘭酒Tequila、中國白酒Spirit)之一,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醅或發酵后經蒸餾而得。又稱燒酒、老白干、燒刀子等,解放后稱為白酒。酒質無色(或微黃)透明,氣味芳香純正,入口綿甜爽凈,酒精含量較高,經貯存老熟后,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。以曲類、酒母為糖化發酵劑,利用淀粉質(糖質)原料,經蒸煮、糖化、發酵、蒸餾、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。
微生物學研究
現代釀酒的基礎之一是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,從民國開始,對釀酒微生物進行研究,從大曲和小曲中篩選微生物,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,主要目的是研究酒曲微生物的淀粉分解能力,以期提高出酒率,如五六十年代對大曲生產工藝技術的總結提高所做的工作;從八十年代開始,注重酒曲及酒窖泥中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對酒的風味的影響,以期提高酒的質量。如利用優良酒曲和酵母菌,在酒醅中潑灑己酸菌培養液等。
發酵工藝研究
我國的白酒發酵技術雖源于黃酒,相對于黃酒歷史而言,白酒的生產技術還很不完善,故現代對白酒的發酵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,在五六十年代,影響最大的改革是全面總結了“煙臺操作法”,這個操作方法借鑒了酒精工業的麩皮曲及酒母制作兩個關健技術,并結合傳統的白酒工藝,形成了一套較為規范的操作法。當時總結了其特點是:“麩曲酒母、合理配料、低溫入窖、定溫蒸燒”十六個字。
由于濃香型酒在名優酒中的產量最大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,許多工廠和研究機構對濃香型大曲酒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。如研究控制低溫發酵,對發酵溫度曲線進行部結,提出了前期緩升,中期挺堅,后期緩落的策略。
此外還采用回醅發酵,即長期反復發酵的酒醅,配加在新酒醅中,以老醅帶新醅,進行發酵的措施?;虿捎没卦惆l酵。有的也采用回酒發酵,成品酒依次分為頭級酒,二級酒,三級酒。二級酒倒回酒新酒醅中,再次入窖發酵,再次蒸餾,可將二級酒變為頭級酒。
人工培養老窖
濃香型白酒采用泥窖發酵,在自然情況下,一個泥窖從建窖到窖的成熟,產出高質量的酒,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,這對提高名優酒的產量極為不利。故名酒廠對人工老窖的培養作了大量的工作。
蒸餾技術改進
蒸餾技術的提高,是提高酒質的重要環節,新技術采用緩慢蒸餾,量質摘酒,分批入庫,串香法等措施。同時對蒸餾鍋進行改革設計。
低度酒研制
我國出口量最大的白酒,如廣東的“玉冰燒”酒,酒度在29.5度,很受東南亞一帶消費者的歡迎。國外的蒸餾酒酒度一般較低,在40 度左右,如果酒度超過43 度,則視為烈性酒。但是我國的白酒,由于歷史上的原因,以及本身的一些特點,酒度往往在55度以上時,酒的香味才較好。大多數白酒的酒度在60度左右。酒度高的酒對人的健康有什么影響呢?我們知道,人的肝臟,可以分泌一種酶,叫“乙醛脫氫酶”,這種酶,可以將酒精(乙醇)分解掉,酒精就不會積累,人就不會酒精中毒,酒量大的人,往往是這種酶的分泌量較多,滴酒不沾的人,往往是不能分泌這種酶,故酒精中毒。據報道,我國人口中,酒量較小的比例較大,原因是有些人的體內不能分泌這種酶,或這種酶的分泌量少。故不能適應高度白酒。這對飲酒者的健康不利。低度白酒的研制勢在必行。低度白酒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兩類:一種是先將選擇好的酒基單獨加水降低酒度,澄清后,按一定的比例勾兌、調味、貯存、過濾。另一種方法是先按高度酒的生產方法進行勾兌、調味,然后加水降度、澄清、貯存、過濾。由于低度酒酒精度較低,一些芳香性的成份較難溶解其中,容易產生混濁的沉淀。故要進行“除濁”處理,將混濁的顆粒去除掉。另外,降低酒度所用的水也要經過處理。
OFFICIAL ACCOUNTS
公眾號

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